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您现在的位置: 全国优秀作文网 >> 教师范文 >> 各类范文 >> 教学范文 >> 正文    用户登录发表作文 新用户注册

对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一点思考

查问题 找对策 力争新突破
作者:曾建泉  作文来源:湖北省咸丰县第二实验小学  更新时间:2014-5-20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的快速发展、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推广,信息技术已成为中小学的必修课,是学生将来学习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对人类有着深远的影响。然而,广大农村中小学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存在许多的困难和问题,直接限制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发展,给信息技术教育的均衡发展与普及带来了巨大的阻力。笔者对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指出了农村中小学实施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着许多实际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和困难,从教育管理方面、教师信息素质的提高、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整合等方面进行了对策研究。 【关键词】农村信息技术教育 问题 对策

众所周知,随着第一台计算机的发明和使用,人类就已开始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不断发展的高科技,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部先后颁发了一系列通知和纲要,要求全国各中小学校要把信息技术课列入必修课,并对我国中小学校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各学段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实验教学和教学评价都做出了具体要求和明确规定。在此基础上,国家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的财力解决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问题。多年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之下,特别是在近几年的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已有了飞速发展,教育教学硬件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甚至连农村边远地区都建立了属于自己的远程教室,学生们也用上了班班通远程设备。与些同时,教师们的后续交流平台和培训平台也以多种形式建立和使用,但是,纵观现在的农村信息技术教育,仍然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和不足,广大农村中小学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存在许多的困难和问题,直接限制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发展,给信息技术教育的均衡发展与普及带来了巨大的阻力,这样的现状与我们的课程宗旨、培养目标等还存在较大差距。

   一、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1.对信息技术教育认识不足,片面看待信息技术教育

大部分农村中小学的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很片面,只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教育和计算机等同起来,认为信息技术教育就是计算机教育,就是教会学生打字、上网、聊天、打游戏;有的校领导办学的长远意识和规划不足,没有意识到信息技术对培养目标今后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影响,没有意识到它将是下一代人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认为信息技术离他们还很远,不够重视;有的校领导认为,信息技术教育可以等学生学好文化基础知识以后长大再学也不迟,甚至还有人认为信息技术是学生沉迷于网吧、游戏的根源,会使学生变坏,干脆一棒子打死,不开信息技术课。另一个方面,许多教师也认为,目前很多学生家庭实际情况限制,学生学了之后也没有运用的实际条件,所以干脆就淡忘了信息技术教育这一概念。这些片面的认识导致学校专业教师力量不足,许多学校几乎没有信息技术专业教师,而只能让其他教师兼教或让教师们在排满工作量的情况下额外任教信息技术课。

2.培养目标模糊,传统地认为信息技术教育是副科

        由于对信息技术教育认识上存在的偏差和考核系统的不统一性,农村信息技术教育培养目标模糊,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不够,把信息技术教育的开设作为新课程改革的点缀和包装,因此,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学科性质定位不准确。目前,我们绝大多数农村中小学都把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定为副科的从属地位来对待,因此,在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设置、课时安排、教师配备、考核机制等方面都得不到有效保证。在应试教育,特别是升学教育的指挥棒下,社会、学校和家长都认为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可有可无,而学生呢,也把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作为放松调节的时间,认为是标准的“耍耍课”。另一个方面,许多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计算机应用,整天沉溺于网络游戏、QQ聊天,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这样一来,不少家长和教师都认为为了便于学生的管理,利于学生的成长,都想方设法让学生远离电脑,这给信息技术的教育也带来的极大的阻碍。

     3.教育经费投入有限,基础设施薄弱,硬件设施不足

近几年,农村中小学规模不断缩减,教育资金投入有限,使得原本就落后的农村学校在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软伯硬件等方面严重不足。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足够的资金作保证,信息技术教育可以说是一门高投入、高损耗的课程,它的开展需要一定数量的资金投入作后盾。计算机房的建设、日常维护、电费等开支,使有限的经费更加紧缺,致使学校的计算机无法及时修理和更新,无法保证信息技术课程的正常开展,可以说,资金也是困扰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一个大问题。不少农村中小学在远程工程的实施下,已建立了相应的远程教室或者是计算机机房,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计算机数量不多,大部分学校仅有一间利用农远工程建立的只有30台电脑的机房,将学生分成两组,还达不到一人一台,开放使用率低,难以保证学生上机时间;乡镇以下的许多小学校几乎没有计算机教室。信息技术教育基础设施的严重不足,使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举步维艰。

4.师资力量薄弱,教师专业化发展欠缺

      现在大多数农村学校没有开足甚至没有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也就更谈不上信息技术教育专职教师。很多学校让老师们在满工作量的情况下加信息技术课,造成了专业素质、业务能力达不到要求。有的则是把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安排带其他课,信息技术课成了摆设。另一个方面,信息技术几乎没有专业教师,不少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师都没有经过专业学习,由于学历和专业的先天不足,他们大多数没有受过系统的信息技术专业教育,自身信息素养不是很高,信息技术意识淡薄,导致教师专业化发展欠缺,而不少学校轻视信息技术的意识让他们安排信息技术专职教师从事其它工作,使信息技术教师忙于政务,而轻了专业。绝大部分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地位低、环境差、待遇低、工作重,而且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对信息技术缺乏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挫伤了大部分教师工作积极性,最终导致师资力量的不断下降。
      5.
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未注重学生起点差异

在农村较为贫困的地区,大多数学校还未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即使部分学校配备了相应的设备,也往往是教授学生简单的上机操作技能,还停留在将计算机知识作为信息技术课主要内容的阶段,未涉及信息能力和素养的培养,更谈不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现行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材内容滞后于信息技术发展和运用本身,更新周期性太长,教材内容忽视小学中学的衔接,各学段重复内容较多,缺乏系统性。而另一个方面,由于社会和家庭原因,学生信息技术起点差异较大,现行的班级教学忽视了学生起点差异,采用班级教学时,使用统一教材、统一教学内容和统一进度,造成有信息技术基础的学生学不够,进而导致厌学,而零起点的学生却跟不上教学进度,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也许是我国现行信息技术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6.无发展性常态考核机制,难以激发师生教学积极性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非高考课程,在中小学普遍缺乏足够的重视,一些学校虽然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但缺乏行之有效考核标准和较为健全的考核制度。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学起来次要,考起来不要。学生的期末成绩单上没有《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一席之地。有的教师虽然自定标准给了学生一个成绩,但与高考无关,与学生成绩的名次无关,客观上对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积极性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由于无法对学生的信息技术进行专门的常态化的考核,无法与高考接轨,老师们在日常教学中也不重视,教好教坏一个校,教与不教一个样的思想让老师们完全忽视了对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

     二、对改变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现状的思考对策

    农村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的综合发展中占据了极大比例,而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关系到广大青少年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对我国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产生着重要影响,所以,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知识化、信息化的进度,其影响不可小觑。为了改变现代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笔者思考对策如下:

1.转变教育观念,纠正课程设置偏差

观念的转变是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纠正课程设置偏差的一个重要条件。

首先要转变领导的观念。通过组织领导及相关人员学习、参观,充分认识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信息素养应成为人们的一种基本能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是适应信息化社会教育方式根本转变的需要,让他们有紧迫感和压力,开齐课程,并按课程标准和计划认真安排好信息技术课,按专业排课,抽专人负责。有条件的地区也可以尝试着将信息技术发展情况作为领导考核的一个方面。其实,要转变教师的观念。教师是直接与学生打交道的,他们对学生的影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是国家提出的一项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只有不断提高自身信息技术素养,才能适应新时代赋予教师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对信息技术教育的正确认识,并从根本上纠正课程设置的偏差。

      2.加大信息技术教育的投入,完善硬件设施,扩充软件开发

     虽然近几年农村的信息技术教育在各种工程的综合作用下有了很大改善,但硬件配备和维护还需要有资金投入才能改变现状,特别是增加教育教学基本设施显得至关重要。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项大工程,我们对硬件设施的配备完全可以走环保于型道路,即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对硬件进行组合开发和利用。另一个方面,要针对目前信息技术教育中软件开发落后、软件实用性指导性不强的现状,多开发利于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学习的软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实用性。

3.强化专业培养,提高师资水平

新技术、新媒体的社会效益的体现关键在教师,没有较高信息素养的教师就不可能有很高的社会效益,为此,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加大教师培训的力度迫在眉睫。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在采取激励政策,吸纳具有高水平计算机知识的专业人员到农村学校去的同时,必须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就地取材,充分发挥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师资的优势,培养信息技术教育专职教师,并对在职中小学教师定期进行信息技术培训。针对农村教学点、农村小学、农村初中的不同需要,采用骨干培训与全员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日常实践相结合等培训方式,全面提高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充分利用校本培训、教学比武、科研论文征集等形式提高一线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并通过建立相应网络平台,实现信息技术教育资源的共享

4.充分以新课标为导向,优化教材体系,针对不同起点学生实行分层次教学
   
我们相信,只要能够找到农村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就能想到相关对策来解决现实困难,缩小城乡信息技术水平的差别,让农村的教师和学生充分享受到现代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的巨大变革。

  • 上一篇作文:
  • 下一篇作文: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05-2014 [全国优秀作文网] 中国 江苏 作文在线 Finish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YouXiuZuoWen.com 管理员 QQ:113391928 QQ群号:36308218 备案号:苏ICP备07007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