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您现在的位置: 全国优秀作文网 >> 教师范文 >> 各类范文 >> 写作素材 >> 正文    用户登录发表作文 新用户注册

2011感动中国2010年度人物事迹

作者:佚名  作文来源:cctv  更新时间:2011-2-14  
内容摘要: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 2011感动中国颁奖词 2010年度感动中国

  支边医生(1968~)王万青:“上海男人”扎根甘南

  在甘南草原上,王万青不需要反复解释一个贴上了“上海男人”标签的医科大学生为什么能扎根甘南,不需要分辨从他的思乡笛声中流淌出的是江南小调还是北方民歌,他也不需要挖掘自己40余年的坚守背后的“伟大”与“艰难”——在成为“公众人物”以来,王万青总试图说明自己选择的其实是一种“更快乐”的生活,但却无法向大多数人证明这一点。也许,他注定不被那些向他发出疑问的人们所理解。

  抓着马尾巴过黄河

  1968年的这一天,23岁的上海第一医科大学毕业生王万青登上了西去的列车,以知识报效祖国,服务少数民族边区,目标是遥远的甘南州玛曲县。

  在这之前,王万青从来没见过草原。但他不孤独,在那个年代,和他抱有同样想法的年轻人走出家门,沿着铁路、公路和土路,充涌到超越想象的远方。

  到了玛曲,王万青开始行医。让他揪心的不是异乡的寒冷与简陋,而是牧民们感谢的话。每一次抢救成功后,患者家属都要惊叹他“起死回生”、“做到了从来没有人做到过的事”。得救的病人把王万青拉到自家住的帐篷里,示意他“有什么喜欢的尽可以拿”。这样的情形,让年轻的医生明白过来,“以前草原上病死率有多高”。

  王万青从来不想,自己这个大城市来的医科高材生,在草原上走家串户为边区藏民行医的举动承载着多大的“意义”。在他眼里,只有病人。离家千里,他就是为了给人看病。

  他学说藏语,就从跟病人打招呼开始。

  “你来了啊,请坐。”

  “把大衣脱了吧,烤烤火暖和暖和吧。”

  请病人烤火总没错,玛曲地区寒冷,即便是夏天也得在帐篷里预备着火盆。王万青总结下来,用藏语寒暄,可以拉近牧民与医生之间的距离,这比一本正经、开门见山地问诊,效果要好得多。

  日子久了,牧民和王万青熟悉了,发现他的脚特别大,竟有30公分之长,穿的鞋接近47码。他们开玩笑似地送了王万青一个藏族名字“冈切曼巴”,“冈切”指的是他的大脚,“曼巴”是“医生”的意思,意即“大脚医生”。

  王万青渐渐得知,“冈切”在藏语里不光是“大脚”,还有“伟大”的意思,“可能古代的人认为,脚伟大,人就伟大”。还有,“藏传佛教中一个佛名也叫冈切,他很了不得。”来为牧民服务的他怎么也想不到会阴差阳错变成了一位“冈切”,不过在他看来,“叫我什么都行,无所谓。有了一个称呼,我和病人之间的关系亲切了,很多药物不能解决的也都能解决了。这就好。”

  冬去春来,王万青在阿万仓乡卫生院的20余年时间里,每年接诊病人3500余人次,累计手术上万例。他建立了全乡3000余人的门诊病历,使全乡90%的牧民有了健康档案。

  他曾背着X光机、心电图机,骑马去冬窝子(冬季定居点)为牧民进行健康体检。为了开展计划免疫,他曾经抓着马尾巴冒险来往黄河两岸,那时阿万仓乡地域黄河上没有桥也无渡船。

  藏家女婿笛“情”万种

  魂归罗布泊的行者余纯顺曾被认为是“上海男人”的异数,扎根草原的王万青也无数次被“考问”——你是上海人,为什么不回上海?

  上海人一定要、一定会回上海吗?王万青觉得,以他个人之力,答不出这道由思维定势造成的问题。不过当一些朋友问他“何必那么苦,和自己过不去”的时候,他会老老实实地告诉人家:“我生活在草原上是快乐的。可能从物质上来说比不上大城市的生活,但从精神上讲,草原给了我人生的意义。这不是说大话,我愿意走这条路,这是我自己选择的路。”

  王万青离家时,行李里有一支笛。他不擅言辞,此后数十载,酸甜苦辣都化作悠悠笛声。想家时,他吹起《上甘岭》里的《我的祖国》,面对着苍茫草海,吹出“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的画面。寂寞时,他改吹前苏联的一支名为《草原》的歌曲,“讲的是一个红军战士受伤了,临死前在草原上唱了一首悲伤的歌。”

  笛声中,“返城潮”兴起了,王万青却和藏家女儿结了婚。“潮”退后,选择留下的王万青真的有些孤独了。大学同班的50名同学,当时有不少人都自愿或分配到了大西南、大西北边远地区,但后来通过考研、调动等多种途径,都相继回了上海或者周边的城市,有的出了国。同学聚会,王万青既盼又怕,盼的是见见老同学,重温旧时光,怕的是差距“明显”。他知道,国门开放,时代在向前走,而身居偏远的他和“一般的上海人”比起来,差异已经越来越不可弥补。

  王万青的哥哥也出国深造,成为一名访问学者。上世纪80年代的一天,王万青回沪探亲,哥哥正好也在上海转机,在家里,久别的兄弟俩相逢了。王万青坦然地对他说:“你已经去了第一世界,我呢,还在第三世界”。心理失落终究难免,王万青对自己说,都是为国家服务,吃苦就吃苦吧。

  多年来,妻子凯嫪是王万青的助手、护士和翻译,她把王万青引入了多姿多彩的藏民生活。王万青记得质朴的妻子对他说过的一段话,“你万一没有了工作,没有了工资,你到我们生产队来,我们养活你。”这让感动了很多人的上海男人王万青毕生感动。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5-2012 [全国优秀作文网] 中国 江苏 作文在线 Finish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YouXiuZuoWen.com 管理员 QQ:113391928 QQ群号:36308218 备案号:苏ICP备07007005号
本站所有优秀作文均可以免费阅读且绝大多数为原创作品,若有雷同请留言告之.欢迎向你的同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