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儒林”
“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情绪,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这是《儒林外史》的开头,也是全书的灵魂所在。《儒林外史》给予我极大的震撼,书中许多人和事令我无法想像。
年纪大而仕途蹭蹬的可怜虫——范进,他连考二十次都不取,在生活中受尽他人的白眼。范进要去考试,他的岳父胡屠夫骂他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中举后,喜极而悲,高兴地发了疯,直到胡屠夫扇了他耳光才清醒过来。此后,胡屠夫一改往日的态度,变得恭敬。范进也不再像往常一样卑微而变得圆滑世故,甚至失去自我。这足以看出封建科举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
《儒林外史》中最让我震撼是那些做了官很快成为贪官酷吏的可怜的读书人。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汤奉。他处理偷鸡贼的方法可以说是变态。汤知县用朱笔把“偷鸡贼”三个大字写在他的脸上,“又取一面枷枷了。把他偷的鸡,头向后,尾向前,捆在他头上,枷了出去。”结果“才出得县门,那鸡屁股里刮喇的一声,屙出一泡稀屎来,从额颅上淌到鼻子上,胡子沾成一片,滴到枷上。”只是这几段短短的文字,我就感到恶心至极,我想那个偷鸡贼内心一定会很崩溃吧。汤知县处理偷鸡贼的方式就只有两个词:侮辱和酷刑,毫无法律可言,连带着“知县”二字都是对汤奉的讽刺。以汤奉为代表的这些官吏凭借科举得意,升官发财,贪狠、蛮横是他们共同的特征。这进一步暴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弊端,也反映了当时政治的腐朽不堪。
封建科举制度和八股取士摧残了人才,钳固了思想,这一点在八股迷鲁编修的身上就有很好的体现。他认为:“八股文章若做的好,随你做甚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鲁编修已经达到科举考试的最高等级,但他却在京城混不下去,开始返乡。这说明鲁编修只是徒有虚名,并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现在仍然是学生的我在读这本书时,时常会感到头皮发麻,浑身起鸡皮疙瘩。因为会在书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为了学而学,为了考而学。《儒林外史》用含蓄的语言给我们展现出一个真实的氛围。
同时这本书也告诉我们,求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学习中不能失去自我,不能盲目学习。我推荐大家读一读这本书,作为学生,这本书会带来很大的启示。指导教师:魏红
备注:本文荣获“文星杯”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初中组二等奖
Copyright © 2005-2020 [全国优秀作文网] 中国 作文在线 Finish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www.YouXiuZuoWen.com 管理员 QQ:113391928 QQ群号:36308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