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重点词擦亮阅读星空
【摘要】张之洞曾经说过:“读书不得要领,劳而无功。”抓重点词句这一学习方法,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效果。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能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理解透彻,往往对理解整篇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有很大的帮助,是一种耗时少、收效大的做法。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有: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结合生活实际。这是理解词语读懂课文的基本方法。抓重点词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还可以帮助学生感受词句的表达效果,体会情感,并要逐渐形成能力,养成习惯。
【关键词】 重点词句 自主阅读 感悟 习惯
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投入的精力大,花费的时间多。所以讲清方法,示范精要,指导得法是课内阅读有效高效的关键。抓重点词句展开教学是培养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文章是以字词句段篇的形式存在的,了解内容,领悟情感,离不开理解语言文字,因此,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是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之一,也是学习语文,感悟文章思想感情的有效策略。
那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如何抓重点词句,更好发地为课内阅读增光添彩呢?
一、抓课题,理解内容。
从课题中抓住重点。有些课文从题目中的中心词就能明白重点。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鉴赏文本,引发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冬阳·童年·骆驼队》从课题入手,把握全文主要内容,营造情感基调;通过自主学习一件件趣事,理清文章脉络;抓重点词句进行品读感悟,逐渐加深情感体验;同时,结合生活实际,回忆自己曾做过的傻事、趣事,曾有过的奇思、妙想,充分体验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
师:这个题目与我们平时学过的课文题目有何不同?
生:(题目的三个词语中间有两个间隔符号)。
生:冬阳,童年,骆驼队,三个词组成了文章的题目。
师:从这三个词语当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感受一下。
(在温暖的冬阳下,一群骆驼队从远处走来,驼铃声悦耳动听,童年的“我”站在旁边静静地看着。)这个题目把三种事物编织在一起,充满诗情画意,会令我们产生许多遐想。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童年发生的事往往充满稚趣,又很有意思,它们像一颗颗闪亮的珍珠收藏在我们的记忆里,今天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回忆他那充满稚气的童年往事吧!
(在这个交流过程中,学生已经会发现,并且分析了重点词,利用重点词来理解文本了。学生的内心世界多姿多彩的,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也是独一无二的。带着自己的经验去品读文本,那么对于文本的理解、体验也必定是特有的。我们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怎能抹杀学生的个性体验。)
二、找出特殊作用的句子,发散思维。
找出特殊作用的句子,如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这些特殊句往往是起到总结,引领的作用,使条理清晰。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关键语句的朗读训练。作为阅读个体,彼此的感受不会是一律的,如同不同身份的人看着同一棵树,树在他们心里就会变成各种各样的东西,文本阅读更是如此。所谓见仁见智,阅读教学,应是学生个性展示的舞台。
文本中一些优美的词句,可以使人浮想联翩。当学生顺着作者的话,放开想象的翅膀,就会发现原来重点词句就是引起想象的那股风。
如:教学《草原》第一自然段,让学生感受哪些句子写出了草原的美丽时,很多同学都找到了“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一句。却忽略了“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这一“绿毯”的根源。于是我通过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的办法。让学生想象自己刚从车上下来,就看到了“大草原”,第一眼有什么印象?文中哪一个句子说出了你们的印象?学生通过想象,一下子就明白了,原来正是“一碧千里”的景象,让他们的想象如此的美丽动人。也正因为有了“绿”,羊群才会像大花。所以一下子就抓住了本句是本段的中心句。
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小学里就应该被释放。这与 21 世纪对人才的要求和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才格格相合。老师只要去引导学生悟文本,鉴赏文本,鼓励,提倡学生个性见解,“给学生一个广阔的空间,他们就会给你一个意外的惊喜。”我在教学中经常享受着这种惊喜,同学生一起与作者对话,读懂文本,读懂作者。
三、找出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训练语感。
找出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的阅读目标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薄薄的教材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第一课的文本阅读教学确实具有重要意义。抓住描写人物语言的重点词句体会人物形象,讨论、交流学习所得,创设了师生间的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教学空间,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展开想象,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理解西门豹是如何巧妙破除迷信的,他的办法妙在哪里,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学生反馈交流的过程中我主要通过品读重点句、分角色表演和想象练写来组织教学。
1、研读西门豹惩治巫婆的巧妙。
课件出示句子:“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麻烦、说”用不同的颜色显示)说完,他叫卫士架起巫婆,把她投进了漳河。
师:西门豹为什么说姑娘不漂亮?
生:这是西门豹救出姑娘的一个借口。
师:如果你是西门豹,会不会对巫婆客气?
生:当然不客气。
师:那他为什么跟巫婆说话的时候,还用“麻烦”这个词呢?
(学生无法一下子就体会出来)
师:在平时的生活中,一般什么时候用上“麻烦”一词?
生:是在请求别人做某事的时候,但是对方也是可以拒绝的。
师:西门豹是在请求巫婆吗?巫婆可以拒绝西门豹吗?
相信此刻,学生一定恍然大悟,原来西门豹的话是话中有话,话外有意,这正是他将计就计,惩治巫婆的巧妙所在。(板书:将计就计)
最后,再指导朗读这句话,通过自由读,个人读、小组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读出西门豹态度强硬、不容分辩而也没有商量余地的语气。
(在这个交流过程中我注重给每个学生创设平等对话的机会,大胆引导学生捕捉西门豹的语言,大胆想象进行说话训练。学生通过朗读,从语言文字的对比中捕捉语言的变化,抓重点词句,深切体会西门豹的内心世界,充分感悟到作者所写的西门豹轻话重说,缓话急说,将计就计的巧妙所在。)
四、从课文内容中抓重点,对照比较。
这要求学生细读课文,看看课文写了哪几个方面,采取对照比较的方法抓重点。这里,我结合《落花生》一课来说:第一,比较详略抓重点,简单一点说,看课文哪一部分写得多。在《落花生》一文中,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和议花生四个方面,通过内容比较,课文的种、收和尝花生部分显然没有议花生部分多,引导学生一比较,很明显知道什么是重点。第二、比较内容定重点,也就是在确定的重点中,再看哪部分写的多,份量重。《落花生》一文中,在我们谈花生与父亲谈花生部分,显然父亲说的多,父亲是长辈,话的份量也重,因此,父亲说的这段话就该是重点理解的内容。
五、比较目的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文本教材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但是作品虽优美,毕竟是死的,它需要教师去激活它,让它充满生气。课文往往会出现留白,给读者以无限想象的空间,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和美的熏陶。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留白处体会作者内心世界,挖掘文本内涵,实现思维创新目标。这种阅读想象,不仅能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而且使学生加深理解课文的内涵,超越了文本。
这个就要求学生要弄清楚作者的写作目的,引导学生了解写作背景,结合课文内容来达到。还是以《落花生》为例,如果仅从花生与桃子、苹果、石榴的比较,难以弄清楚课文到底要表达什么思想。因为在现代社会中,追求外表美也是一种时尚,所以在介绍了当时的时代背景之后,学生自然就明白课文要告诉的道理了。
生活处处是语文, 语文就等于生活,一个教师的智慧就是能不能让学生长着一对生活的眼睛来寻找语文。在阅读教学中,只要我们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小学语文的特点,教师善于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含义,体会思想感情,有助于学生领悟课文内容,培养自主阅读能力,将会事半功倍。
总之,抓关键词句进行细读感悟,有利于更好的训练语感,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为深入,情感领悟更为深刻,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提高了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做为一名引领学生阅读的教师,要“授生以渔”,从而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让孩子们终生与书为伴,与作者对话,健康成长,让书成为他们人生中的“指路明灯”。
【参考文献】:
[1] 作者长万祥,《幸福教师的60个“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
[2] 作者于漪,《于漪与语文教育教学求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 作者苏霍娒林斯,《给教师的建议》,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4] 作者孙双,《孙双金经典课堂与创新设计》,山西教育出版社,2013。
[5] 作者吕婷,《超文本阅读视野中的阅读教学》,学科教育研究,2011年第1期。
Copyright © 2005-2014 [全国优秀作文网] 中国 江苏 作文在线 Finish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YouXiuZuoWen.com 管理员 QQ:113391928 QQ群号:36308218 备案号:苏ICP备07007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