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您现在的位置: 全国优秀作文网 >> 教师范文 >> 各类范文 >> 教学范文 >> 正文    用户登录发表作文 新用户注册

《跷跷板》课堂教学实录

作者:陈玉霞  作文来源: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官渡小学  更新时间:2020/8/2  
内容摘要: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22至23页

教材分析:“跷跷板”一课是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较多少和高矮、长短的基础上进行的体验活动。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逐步加深对轻重的体验与理解,初步体会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

1、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认识物体之间存在着轻重差异。

2、经历物体比较轻重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轻重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具准备:天平、苹果、雪梨、皮球、实心小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狮子哥哥、老虎弟弟和花豹妹妹想要比轻重的故事动画。

师:这些小动物们想要比一比谁最重,谁最轻,可是他们没有秤,怎么办呢?

学生说出了各种各样的想法。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轻重。

教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采用低年段学生喜欢的动画形式创设情境,能够瞬间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也增添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二、动手实践探究新知

1、活动一:看一看、说一说

 

视频显示狮子哥哥、老虎弟弟和花豹妹妹两两玩跷跷板的情形。

师:狮子和老虎谁轻谁重?你看出来了吗?

        老虎和花豹呢?

学生们积极发言。

教师再引导学生感知,在玩跷跷板的时候,重的一端会压下去,轻的一端会翘起来。

(设计意图:借用学生玩跷跷板的经验,消除了学生对新知的陌生感,为下面看天平秤分轻重做好了感知铺垫

2、活动二:掂一掂比一比

这一环节让学生各自拿出一本书和同桌比一比。

师:我们一起来动手掂一掂,比一比,看看谁拿出来的书更重。

同桌小组开展活动,活动结束后再请个别小组面向全班说一说。

活动开展的时候,教师要到小组中巡视,看看有没有因为两本书质量相近,难以分

辨导致意见不同的。如果有,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两本书激发学生们的认知冲突。如果课堂中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在活动结束后,教师拿出课前准备的两本质量相近的笔记本,让学生来掂一掂,比一比哪本书更重。

学生很难分辨两本书哪本更重一些,出现了意见不统一的现象。

师:现在同学们的意见都不一样,究竟哪本重,哪本轻?我们拿不准,那该怎

么办呢?

(设计意图:借用质量相近的两本书来激发学生间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的好胜心

和求知欲,从而诱导学生主动探究。学生可能会感到:差不多重的物体用手掂一掂,很难分辨出谁轻谁重。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

3、活动三:秤一秤、说一说

师:我们在比较两个差不多重的物体时,用手掂一掂很难感受出来它们的轻重,我们可以借助工具来称一称。

教师展示天平,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天平上有左右两个托盘。当天平两端的物体一样重时,天平两端的高度一样。当天平两端的物体轻重不同时,重的那端会下沉,轻的那端会翘起来。

教师将笔记本分别放在天平的两端,让学生们观察天平的变化。

师:现在能分辨出哪本书更重了吗?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自由发言,并说明理由。

当两边托盘里没放东西或两边放的东西一样重时,天平的两边是一样高的,保持平衡。当天平两边托盘里放的东西不一样重时,重的那边会在下面,轻的那边会在上面。

师:当我们掂量不出两个物体的轻重时,我们就可以用天平来称一称。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可以利用天平来分辨物体的轻重。

4、活动四:秤一秤、比一比

教师给每个学习小组分发一个天平,组织学生们拿出一些质量比较相近的文具,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先猜一猜哪个更重,再通过称一称来分辨。

(设计意图强化学生对利用天平来分辨轻重的认知。)

5、活动五:猜一猜、称一称

组织学生玩“猜一猜”的游戏,最后再通过秤一秤的方法进行验证。

(1)出示大小相近的苹果和梨,让学生猜一猜。

    学生自由猜想,教师再利用天平揭示答案。

(2)出示一个体积较大的玩具皮球和一个体积较小的实心小球,让学生猜一猜。

     第二次猜想,由于玩具皮球较大,大多数的学生都猜测玩具皮球更重一些。通过称一称发现:实心小球比玩具皮球重。

(设计意图“猜一猜”活动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强化新知。让学生了解了物体的轻重与大小不一定有必然联系,大的东西不一定就重,小的东西不一定就轻。)

三、练习巩固、强化新知

基础练习:

提高练习:

拓展练习:

(设计意图分层次的练习,既能满足学生巩固基础知识的需求也能为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总结延伸

同学们,你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回家和你的爸爸妈妈说说吧。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环节层次分明,一环紧扣一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生动有趣的动画引入跷跷板比轻重的故事,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再通过“看一看、说一说、称一称、猜一猜”等数学学习活动,帮助学生从“感知”顺利过渡到“认知”再进一步提升到“运用”,教学中有意的创造了认知冲突,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明确了判断方法,同时也培养学生估测能力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中多次让学生单独说、集体说、在小组内说、面向全班说,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整节课,学生既学得开心也学得扎实。



  • 上一篇作文:
  • 下一篇作文: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05-2020 [全国优秀作文网] 中国 作文在线 Finish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www.YouXiuZuoWen.com 管理员 QQ:113391928 QQ群号:36308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