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您现在的位置: 全国优秀作文网 >> 教师范文 >> 各类范文 >> 教学范文 >> 正文    用户登录发表作文 新用户注册

知行须合一  厚积终薄发

——略论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作文教学的开展
作者:赵功强  作文来源:湖北省保康县保康一中  更新时间:2020/12/19  
内容摘要:

摘要新时期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作文逻辑性不强,缺乏一定的思想性,很难出现高水平作文。因此语文教师,应该找准存在的问题点,通过多元化教学,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写作时的逻辑性以及思想性,使学生写出高水准作文。

关键词】课程改革背景;高中;作文教学;

引言

     新时期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而作文是写作能力的重要体现,优秀的作文说明学生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写作能力是指一个人根据自身的知识和思维能够把作者的意图清楚、准确而有力地展示给别人,体现一定的逻辑性、思维性。写议论文时应该做到条理清楚、逻辑严密、证据确凿,而如果写散文应该能够构建优美的意境,不仅让自己陶醉,让别人也有如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要想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与作者具备的创新性思维有直接关系,还有具备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一定的思想水平。

  一、高中作文教学要吃透五个方面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年来,在高中作文教学中自觉或不自觉地盛行着两种非常典型的作文指导观;一种是技能说,一种是模仿说。前者把作文看成是一种技能,认为只要给学生传授一套作文的方法,然后指导学生反复操练,学生作文能力就会形成。后者认为只要给学生提供一些典范文章,然后指导学生按照范文套路去作文,那么学生作文的能力就能提高。其实,这种看法和技能说在本质上是相同。因为指导学生阅读范文的结果,除了让学生从范文中抽绎出一些干巴巴的教条,然后按照这些条条去作文以外,模仿说实在没有说出更多的东西。

很显然,技能说和模仿说在作文的根基上已经错了。因为作文需要技能和模仿,但作文终究不等于技能和模仿。这一点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他说:“说和写似技能而又非技能,实际是其人的表现,一封信如此,一部小说如此,一首诗如此,我想劝大家不要把作文当技能看。”作文的源头活水是生活,作文的鲜活灵性是个性、是创新。这是新课标对作文本质的基本定位。作文教学如果违背了作文的这些本质特征,就很容易走上歧路。实际上,造成作文教学目前这种效率低,弊端多的根本原因也就在这里。因些,我们可以明确认为,作文教学要走出困境,摆脱目前这种重复低效的怪圈,首行必须端正作文教学的指导思想。

那么,新课程背景下的作文教学究竟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呢?笔者以为,以下五点值得考虑。

(一)作文是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

我们知道,作文的根基是生活,写作的第一步是观察,但是把观察到的都如实地记录下来,并不就是作文。因为作文必须是融入作者个人对人、事、物的亲切感受和独特体验的东西。换句话说,作文是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个性化的东西;作文不是对人、事、物的纯客观地记录,就是说明文也不是这样。陆机在《文赋》中说:“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衰柔条于芳春”。正好道出了作文的这一本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但是,看看时下的学生作文,要么像流水账似的如实记录,要么大活、空话、假话、套话连篇,生动鲜活者很少见到,原因何在?就在于我们大多数教师模糊了作文的本质,从而不遗余力地引导学生在“技能放”和“模仿说”的犯错误轨道上越跑越远。现在 ,大家认识到了这一点,都希望改变这种状况。我个人认为,要改变这种状,首先必须正本清源,从根本上端正作文教学的指导思想。建立生活化、个性化的作文教学指导观,只有这样,鲜活的、富有灵性的、个性化的作文才会产生。

(二)作文是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

感受和体验是从感性的角度说的,认识和理解属于理性范畴。写作文,不仅要靠感性,还要靠理性。因为感性是作文的基础,是“第一手资料”;而理性则是作文的核心,是主题。 一篇作文如果只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而缺乏理性之光的烛照,那么,这样的作文充其量只能当作是个人感情的渲泄,不能称作真正意义上的作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此也有明确的表述:“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因此,教师指导学生作文,着力点应放在两个方面:既要让学生写出自己对生活的亲切感受和体验,又要让学生写出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这就意味着教师在平日的教育教学中,不但要指导学生细致的观察生活,深切地感受、体验生活,而且还指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和理解生活。刘熙载《艺概》中有这么一句话:“言此事,必深知此事,到的事理曲尽,则其文确凿不可磨灭。”应该说,这是正确和认识到了“理”在文章中的重要作用的深刻论述,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努力为之,想方设法提高学生认识生活、理解生活、概括生活的能力。这样,深刻、独到、鲜活的作文方有可能出现。

(三)作文是对阅读的消化和提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能读千赋则善赋”,“文选烂、秀才半”……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言警句非常中肯地道出了阅读对写作的重要意义。鲁迅先生讲得更明确,他说:“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致赖少麒》)高中语文新课标的制定者们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重要,要求学生“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的过程中,一定要指导学生把读书作为作文能力提高的重要一环,常读书、多读书,学生的作文能力方能日渐提高。但是,看看时下高中生的课外阅读,我们不能不感到几分沉重。目前,高中生在课外阅读方面存在着两种情况:一种是基本不读;一种是读,但以武侠、言情以及韩寒之类的作品为主,追求的是感官的刺激和所谓的同龄人之间的共鸣,缺乏高中生应有的文化品味。

造成这两种畸形阅读状况的原因,可以说既有社会、家庭、学校的因素,也有语文教师的因素;前者实际上是个阅读环境的问题,后者实际上是个价值导向问题。阅读环境我们很难改变,但改变学生的阅读方向则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在指导学生作文的过程中,语文教师一定要把学生的课外阅读“管”起来,让课外阅读成为推动学生作文能力不断提高的一个永不枯竭的精神动力。

(四)作文是思维方式和思维品质的物质化显现

思维有不同一类型,也有不同的品质。思维的这些特征都会在其作文中体现出来:善于发散思维的人,其作文通常呈横向结构;善于形象思维的人,其作文通常以生动而著称;善于创新思维的人,其作文通常给人以新颖、独特之感;善于抽象思维的人,其作文通常给人以哲理的启迪;思维深刻的人,其作文亦深刻;思维肤浅的人,其作文亦如之……,因此,从思维学角度看,作文实际上是学生思维方式和思维品质的物质化显现。既然作文同思维有者如此密不可分的关系,那么,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的过程中,就必须加强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对此,新课标已作了明确的要求。

新课标指出“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但是,在当今的高作文教学中,由于应试教育主导地位的影响,人们急功近利,只求让学生写出一篇象样的考场优秀作文,至于作文中的思维训练,则弃之不顾。这样一来,高中生的作文也就鲜有独到、新颖之作。现在,我们必须借课改这股东风扭转这种错误的风气。在写作教学中“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我想,只要我们去除浮气,静下心来,切实在课标要求的这个方面下下功夫,高中生作文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局面肯定会得到改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当是我们一线教师不能不长期思考和探讨的一个问题。

(五)作文是个性、是创新

不论是对生活的感受、认识、理解,还是对阅读的消化、提升,对思维方式和思维品质的训练、开发,归根到底一句话,它们都是个体对生活的一种独特体验、独特感受、独特认识、独特理解,这里渗透着个体独有的生活经验、情感历程和理发之光,它们是不能模仿的,也是训练不出的,它们是个体自出生以来独特经历的实实在在的存在.学生把这种独特经历用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如实地、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就是作文,作文是什么?

至此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作文就是个性、就是创新.这句话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内容上,它是个体独有的生命体验,它绝不可能是千人一面的;二是形式上,它是个体独有的感受方式、理解方式、思维方式、表达方式,它也绝不可能是千篇一律的。借用黑格尔的话说:它是独特的这一个,借用新课标的话说:作文要“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的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高中作文教学要彻底走出虚情、矫饰、做作、空洞的泥淖,彻底摒弃假话、空话、套话、大话的弊端,彻底改变千人一面、千部一腔、千篇一律的局面,语文教师就必须借课改这股东风,转变观念,端正指导思想,树立以生活化、阅读化、思维化、个性化、创新化为起点和归宿的作文教学指导观,鼓励学生吐真情、说真话,只有这样,高中生的作文才能走出困境,迎来明媚的春天,绽放出艳丽的花朵,真正出现“争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喜人局面。

二、高中作文教学存在的困境

   在高中阶段,学生基本上都具有一定的知识储配及自学能力, 当他们对于句式的积累、好词佳句达到一定的水平的时候,字数的限制也不足以难倒他们。除此之外,高中生对于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等各种题材的写作思路基本已经掌握。从这里能够看出写作文对于高中生俨然不是困难的事情。但是,如何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让其更上一层楼,达到优秀的水准,这是当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困境。高中生的作文很多都是流水账,学生写来写去总是用那几个事例。很多教师都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辅导学生的作文。例如:指导学生把教师讲解的杰出人物运用到文中,或者让学生背诵优秀的作文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如何改变这一教学现象来提高学生的作文成绩呢?作文不同于其它学科,不像数学那样理解题干运用公式进行计算就可以了。作文需要每一位学生有自己的思路,有自己独特的想法。通过华丽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自己的思想性和逻辑性。作为他们的老师,最关键的是在作文教学中起到引领的作用,而不是让学生完全听从自己的意见。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她们的闪光点,及时发掘她们的写作潜力,对于学生的创新点及时给予肯定。

 三、高中作文教学策略

(一)注重语文作文教学的思维创新性

   无论是作文的写作还是创新性思维发挥作用,并不是空中楼阁,而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积累基础上,强调厚积薄发。因此应该通过知识积累构建创新性思维培养的基石。在知识积累过程中首推阅读,阅读是获取知识财富的重要途径,而财富需要积累,因此当学生进行阅读时,应该让学生学会积累,尤其是经典名著阅读更应该注重积累。在语文知识的积累方式上有多种途径,比如背诵、摘抄等途径,其中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也是其中最有效的一个途径。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对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内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对所学到的接触到的知识进行加工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如果没有这个加工过程,读再多的书也没有意义,因为并没有经过头脑的加工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这个过程中也是大脑的一个创新过程,尤其是融合思维与知识的创新性过程。因此在阅读过程中应该做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就是经过了自己的大脑的加工思索,有利于学生加强阅读记忆,加深理解,巩固知识,也有利于以后为创新性思维发挥作用提供源头活水。

(二)注重语文作文教学的逻辑性

   一篇优秀的作文要有好的逻辑性。语文作文的逻辑性说明学生拥有清晰的思路。在高中作文的写作中一层一层的逻辑彰显了学生对这个作文的构思。例如,议论文是高中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题材。在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让学生读优秀的文章,然后模仿作者的逻辑来写自己的作文。然而这样会限制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自尊心也会收到一定的伤害。在高中阶段如何锻炼学生的逻辑呢?第一,高中语文教师先讲解议论文的框架结构,出一个话题作文去锻炼学生构思框架的能力。第二,内容的填充。好的论据是需要学生细心观察和日常积累的,只要是适合自己作文的案例都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概述出来,合乎一定的逻辑性,具有一定的个性及其特点。最后,作文的修改。每篇优秀的作文都需要仔细斟酌、认真修改的,最后形成一篇佳作。

(三)注重语文作文教学的思想性

    思想性的教学离不开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对于一个民主型的家庭,学生会拥有很多独特的想法,然而在权威型的家庭下学生的思想会被束缚。与之相同,什么样的教师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如何让学生喜爱作文,最关键的一点是把话题作文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融入到学生的实践活动中。学生感同身受过的活动他们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有利于他们细心观察生活中的点滴。比如说,老师带学生去春游之前布置一项任务春游之后写出你的感受,这种任务会让学生在游玩的过程中记录每一处走过的风景、留意他最感兴趣的事物。在写作的过程中教师会从中看出学生对事物的细心观察程度,领略学生的思想性。让学生们去分享他们的杰作,他们经历过的一幕幕景象就会呈现在脑海中,会调动班级课堂的气氛,在同学们分享自己成果的过程中学生们也会从优秀的作品中得到启发,他们的思想性、觉悟性会不断提升。作文教学想要变得更具有思想性需要高中教师的努力,需要教师的细心观察。新课标强调的以学生为本的教学不仅是利于学生的,更利于教师发现更适合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体会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思想。

 结束语】

    总之,新时期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应充分了解当前作文教学存在的困境,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注重语文作文教学的逻辑性以及作文教学的思想性,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在上一个台阶,脱离低水平。



  • 上一篇作文:
  • 下一篇作文: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05-2020 [全国优秀作文网] 中国 作文在线 Finish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www.YouXiuZuoWen.com 管理员 QQ:113391928 QQ群号:36308218